推普赋能振兴路 青春建功新时代——应用化学工程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应用化学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9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政策,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应用化学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号召,落实学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组建了12名师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9日至14日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等地,开展了以“推普赋能振兴路 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服务社会。实践小分队紧扣语言推广、红色教育、敬老服务、历史传承、产业调研、乡音通达六大方向,用脚步丈量乡土大地,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202.jpg

播撒语言种子点亮童心梦想

7月9日清晨,西和县石堡镇祁家中心小学操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实践小分队与全校师生一同参加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小分队代表发表了题为《说好普通话,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国旗下讲话,通过生动案例阐述了普通话对拓宽视野、融入时代的重要性,鼓励小朋友们以标准语言架起沟通桥梁,用知识力量改变成长轨迹。仪式后,实践队举行了文体用品捐赠仪式,将精心准备的普通话绘本及各类体育用品送到小朋友手中。随后的“推普小课堂”上,队员们创新设计互动游戏,利用卡通形象和实物教具帮助小朋友们区分易混淆发音,逐字纠正语调。课后,队员们发放推普宣传册,并与他们在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等游戏中融入普通话日常用语教学,让语言学习自然融入生活。活动不仅为乡村小学注入了推普活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走出大山、拥抱世界”的梦想种子。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227.jpg

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根基

7月10日,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实践小分队前往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队员们依次参观了“红军长征过礼县”“中共组织在礼县”“礼县儿女迎解放”“建立政权”四大展厅,系统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礼县的活动历程。馆内陈列的泛黄战地日记、锈迹斑斑的步枪、磨损的绑腿布等文物,无声诉说着红军长征途经陇南的峥嵘岁月。队员们详细了解1936年红军在当地突破敌军封锁、救助受灾群众的历史事迹,展现了绝境中的革命意志与军民血肉之情。一封虽用方言书写但信念坚定的残缺书信,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革命必胜”的钢铁意志。大家认识到,在新时代,说好普通话不仅是交流的需要,更是传承红色精神、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纽带。此次活动深化了队员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也让红色文化在规范语言的传播中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222.jpg

重温知青岁月汲取奋斗力量

7月12日,实践小分队走进礼县严洼村知青点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之旅,旨在让青年学子沉浸式感受知青文化,汲取奋进力量。在旧址内,褪色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等标语、简陋的土坯房陈设,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段历史让队员们深受震撼,大家深入探讨了知青精神的时代内涵,尤其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展现出的“自找苦吃”、一心为民、实干担当的宝贵品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知青精神的核心在于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心系群众、勇于奋斗。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正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服务国家建设所需汲取的强大动力。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肩负时代使命,将专业知识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知青精神”,让奋斗的青春在服务乡村中焕发光彩。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218.jpg

传递温情暖意弘扬敬老新风

7月11日,实践小分队来到礼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敬老服务。队员们带着慰问品,分组为老人打扫房间、晾晒被褥,并围坐在老人身边耐心交流。针对部分老人希望用普通话与外地亲人沟通的需求,队员们特意制作了“日常用语对照表”,一句句耐心教授。活动间隙,队员们还表演了手语舞,用肢体语言传递温暖。此次活动不仅践行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将推普工作延伸至老年群体,助力他们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维系亲情。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132.jpg

推普乡情体察青春赋能力行

7月14日,实践小分队走进西汉村村史馆,结合文化学习开展普通话推广与调研。队员们参观了“农耕记忆”“民俗风情”“红色足迹”展区,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随后,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累计回收有效问卷八十余份,走访二十余户家庭,与三十余位村民深度交流。调研发现,当地普通话普及率虽有提升,但部分村民因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运用能力仍有不足。实践队表示,将积极向学校及社会反馈情况,争取更多支持与资源,为村民搭建更丰富的普通话学习平台,助力乡村语言文化建设。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212.jpg

探访果乡新貌助力产业振兴

7月13日,实践小分队深入礼县苹果产业园区进行产业调研。在万亩苹果基地,队员们实地考察了标准化种植、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等产业链环节。技术人员清晰讲解了“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电商服务中心内,果农们运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直播带货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普通话在打通销售渠道中的关键作用。实践队还协助基地制作了“苹果种植技术普通话手册”,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表达,方便技术交流。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推广普通话绝非孤立的工作,而是能切实赋能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金钥匙”。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207.jpg

为期6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用化学工程学院实践小分队足迹遍布两县五地,开展推普课堂12场、服务群众200余人次。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语言是桥梁,实践是课堂”的真谛。从校园推普到产业赋能,从红色传承到敬老服务,再到知青精神的深刻体悟与传承,师生们通过多元化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生动诠释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未来,应用化学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探索建立“校地共建推普基地”,让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绚丽绽放于陇原大地。


(撰稿:曹大豪;摄影:马艳丽;审核: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