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工程学院开展2025年“访企拓岗”专项活动暨就业市场调研

来源: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20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就业工作要求,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拓宽2026届学生就业渠道,同时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2025年8月29日至8月31日,应用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一行3人赴浙江绍兴市开展2025年“访企拓岗”专项活动暨就业市场调研。工作组先后走访康龙化成(绍兴)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茵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4家上虞化工园区优质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看望实习及就业学生等形式,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一、走访康龙化成(绍兴)药业有限公司—精准对接精细化工领域用人需求

8月29日,工作组首站到访康龙化成(绍兴)药业有限公司,与企业中国区CMC化学生产及管理负责人张发良展开深度交流。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工作组参观了生产厂区,直观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安全管理规范及核心业务领域。随后召开圆桌会议,企业围绕2026届本专科毕业生招聘需求进行详细说明,招聘将重点考察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关注学生对倒班制度的接受度、家长对就业岗位的认可态度,更强调学生需具备热爱行业的职业情怀、积极主动的工作心态、持续学习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建议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团建类活动,提前培养团队意识。此外,企业还详细介绍了薪资结构、社保缴纳及节日福利等待遇政策

结合企业需求与学生培养实际,学院工作组从三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希望企业参与学院课程设计,共同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二是恳请企业为学生争取更多优质岗位,拓宽就业选择;三是建议企业进一步完善学生生活保障措施,帮助学生更快适应职场生活。企业对学院建议表示认可,双方初步达成后续合作意向。

1.jpg

二、走访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探索智慧化工与人才培养融合路径

8月30日上午,工作组到访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负责人石旭东的全程陪同下,重点参观了智控室、新材料研究院及分析检验室,深入了解企业智慧化发展与研发实力。智控室内,“安全环保综合态势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展现智慧化管理优势,企业同步介绍“四班三倒8小时”制度。新材料研究院从集团布局、研发体系、荣誉成果、智慧化与党建工作多维度展示实力。分析检验室的先进仪器与规范管理,深化工作组对行业发展的认知,也为学院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双方还就校企合作探讨,企业2026年计划接收学生实习及就业人数,学院希望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等多项合作达成合作共识。  

2.jpg

三、走访浙江茵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心系实习生生成长,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8月30日下午,工作组到访浙江茵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除与企业对接合作外,重点看望了在此实习的3名2025届实习生,企业负责人冯军主持座谈会议。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热烈欢迎学院工作组,从四方面介绍情况:一是深耕新材料领域5年,已形成稳定生产规模与客户群体;二是急需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面临环保压力与市场竞争挑战;三是计划2年内扩产,薪资超行业平均,缴纳“五险一金”并提供额外福利;四是结合自身经历强调“技术立身”,建议学生打牢专业基础、从一线实习做起,并高度肯定3名毕业生生的表现。

学院党委书记致谢企业,介绍学校办学历史与学院情况:开设应用化等核心专业,在校生超3300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化工人才为目标,已输送数千毕业生,希望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共定培养方案、输送优质人才。

3.jpg

四、走访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关注毕业生发展,夯实就业服务成效

8月31日,工作组最后一站到访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陈新总热情接待了工作组。在企业负责人带领下,工作组先参观公司展厅,全面展示企业在“绿色化工”领域的布局与成果,包括发展概况、“减碳承诺”环保理念、绿色化学品研发成果、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等,同时介绍核心团队、航能绿创研发生成基地建设及未来规划,强调“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并表示重视人才培养,希望学院学生能在企业成长。

随后,工作组看望在此就业27名2025毕业生,与毕业生进行深入交流,关注其工作适应与职业发展情况逐一询问工作时长、生活适应度、工作困难及职业提升计划,毕业生们积极反馈。最后参观毕业生的工作厂区以及员工食堂与宿舍生活区域

4.jpg

本次“访企拓岗”专项活动暨就业市场调研与多家企业达成共识,并取得成效:一是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明确了2026届毕业生的培养方向,为学院专业课程调整、实践教学优化提供了依据;二是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初步达成共建“实习实训就业”“联合育人”“人才输送”产业学院等合作意向;三是传递了学院对实习就业毕业生的亲切关怀,面对面看望正在企业实习或已就业的毕业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坚定了学生在行业企业发展的信心。

未来,学院在就业工作方面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跟进与上述企业的合作细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二是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通过开展报告讲座、外聘实践教学共研人培方案等举措,实现校企共育人才;三是持续关注毕业生实习就业动态,定期回访学生,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助力学生在化工行业实现生涯高质量发展

撰稿摄影:任军明;审核: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