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与安全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9月28日晚,应用化学工程学院联合“一站式”学生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的方法,在西校区礼堂开展以“法制护航青春,安全筑梦未来”为主题的法制安全教育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安全与法制知识课。本次讲座由学院专职辅导员马艳丽老师主讲,学院党委负责人、全体辅导员老师、大一新生共计1000余人参会。
讲座伊始,学院党委负责人主持并引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马老师打破同学们对法律“遥远且枯燥”的固有认知,用“身边事”解读“大道理”。她指出,法律并非“紧箍咒”,而是守护权益的“护身符”。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马老师详细拆解其“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维度,结合“校园欺凌干预”“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等实例,让同学们清晰知晓法律对自身的保障范围;同时强调《宪法》《刑法》《民法典》的重要性,明确“权利与义务并存”的原则,比如《刑法》划定“盗窃、伤人”等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民法典》则为“校园物品损坏赔偿”“食堂滑倒责任认定”等日常问题提供解决依据。
针对校园高频安全隐患,讲座聚焦五大核心板块展开深入讲解。疾病预防方面,马老师提醒同学们勤洗手、多通风,避免“硬撑”生病,建议选择食堂健康饮食、坚持户外锻炼;电信诈骗防治环节,她揭露“刷单返利”“校园贷”等骗局套路,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案”的防骗口诀,并分享真实案例,警示“贪心易入陷阱”;饮食安全方面,她呼吁远离“三无外卖”与校门口卫生无保障的摊贩,强调食堂食材检疫、餐具消毒的合规性;消防安全部分,结合宿舍违规电器引发短路的案例,明确“禁用违规电器、不私拉电线、牢记消防通道”等要求;交通安全则以高校学生骑电动车出事、坐“黑车”遇险为例,倡导“遵守交规、不坐黑车、过马路不低头看手机”。为让警示更深刻,马老师还讲述了四起学生违法犯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紧扣法律条文,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一时糊涂”的沉重代价。
讲座最后,马老师鼓励同学们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争取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时代新人。学院党委负责人评价此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鲜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制素养与安全防范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马艳丽;摄影:李俊兖;审核:刘珂)